12件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唐代藏文写经获修复
记者从甘肃省敦煌市档案馆获悉,12件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唐代藏文写经完成修复,文献的数字档案也已建立。敦煌市档案馆馆长张世忠介绍,这批用古藏文抄写的经文是唐代吐蕃占领敦煌时期的作品。…
新华社兰州2月12日电(记者张玉洁)记者从甘肃省敦煌市档案馆获悉,12件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唐代藏文写经完成修复,文献的数字档案也已建立。此举将对文物的保护、研究和利用起到积极作用。
敦煌市档案馆馆长张世忠介绍,这批用古藏文抄写的经文是唐代吐蕃占领敦煌时期的作品。2010年,这批文献入选第三批《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》。这批文献由黄麻纸制作,有梵夹装、贝叶装等装帧形式,多数为双面写经,少量为单面写经。
因年代久远等原因,这批距今1000多年的文献出现纸张发黄、纸质变脆、霉变、破损等病害。经项目申报和研究论证,2018年10月,保护专家开始现场修复。
张世忠介绍,此次修复遵循“不改变文物原状”和“最小干预”原则,通过科学修复减缓病害。保护人员对文献进行了清洗、脱酸等处理,选用与原件接近的材料修补裂痕,对部分文献进行托裱加固,还为一个近4米的长卷做了卷轴。
张世忠说,修复工作现已完成,为更好保存珍贵文物,该馆对文物本体进行特藏,并正在制作复制件用以展示。“我们还在修复前后采集了这批文献的高精度数字资源,下一步将对其进行开发展示。”
1900年,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了6万余件文献。其中古藏文文献达上万件,数量仅次于汉文文献。这些古藏文文献涉及历史著作、法律文书等诸多内容,其中佛经约占九成。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,并不代表本站观点,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。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告知,本站将立刻处理。联系QQ:1640731186
- 文章来源:新华网
- 编辑:李晓露
- 江城“泥人胡”20余载潜心传承泥塑艺术02-12
- 传承年俗文化需要更多“乡村春晚”02-12
- 文化自信:尊重自己,也尊重世界02-11
- 不一样的“开门红”凸显中国电影结构性变化02-11
- 《戏剧资本论》:世界上第一部由《资本论》改编的剧本02-11
- 我们离硬科幻电影时代还有多远?02-11
- 新年俗,让生活更美好02-11
- 进故宫 看展览 品书香 中国民众喜过“文化年”(图)02-10